为积极响应国家禁毒号召,筑牢基层防毒拒毒思想防线,西安航空学院“E路禁毒”实践队于7月奔赴西安、咸阳等地开展了为期十余天的暑期“三下乡”禁毒社会实践活动。从理论研学至一线调研,再到社区宣传,用青春之力为构建“无毒社会”注入鲜活动能。
征程伊始,实践队走进西安市禁毒宣传教育基地。在讲解员引导下,队员们通过全景式禁毒历史展墙、触目惊心的实物模型、多媒体交互设备,系统认知毒品演变史、巨大危害及我国禁毒斗争成就。基地内智能化展示手段,如VR毒驾体验系统,AI人脸模拟吸毒衰老程序。从全息投影展示的国家禁毒大数据平台,到AR禁毒知识问答游戏,基地内多项数字展项将现代科技与警示教育深度融合。这些科技手段将"珍爱生命,远离毒品"的种子深植实践队心中,为后续的禁毒法治之旅铸就了坚实的思想盾牌。

为触摸禁毒工作的真实脉动,实践队走进咸阳市渭城区戒毒所与禁毒教育基地。在戒毒所,教导员陈勃帆带领队员参观生活区与学习区,细致讲解戒毒人员从焦虑抵触到主动康复的心理蜕变历程,让队员深切体会到戒毒工作的复杂性与人文温度。禁毒教育基地内,康泰祥警官以案例为笔,系统解读毒品危害:从传统毒品对躯体的摧残,到新型毒品对中枢神经的侵蚀,再到伪装成“奶茶”“电子烟”的第三代毒品的隐蔽伎俩,鲜活案例与专业解读交织,让队员对毒品危害的认知愈发深刻。

随后,实践队与禁毒大队警官展开深度座谈。刘警官分享了毒品案件侦查的实战经验,剖析了打击毒品犯罪的严峻态势,更揭秘了大数据与智能监控如何织就精准打击毒品网络的“天网”。这场对话让队员们既惊叹于禁毒工作的艰巨复杂,更明晰了个体在禁毒事业中的责任分量。
实践队继而深入基层治理一线,赴咸阳市公安局渭城分局城内派出所、中山街道综治中心调研。城内派出所张刚警官以真实案例为切口,详解禁毒职责体系,解读戒毒康复人员就业扶持政策,对比社区戒毒与康复的差异,并现场演示报到建档、定期检测等全流程管理,让制度条文化作可感可知的实践指南。在综治中心,“以人为本,科学戒毒”的理念贯穿始终。综治办吴丹主任展示的“一人一档,精准施策”网格管理模式让人印象深刻,而张刚警官现场操作的戒毒人员动态管控智能系统更堪称亮点—— 通过定位轨迹追踪、风险预警研判等功能,科技为禁毒工作筑起了一道精准高效的防护网,让队员们真切感受到新时代禁毒工作的创新活力。

活动尾声,实践队联合相关部门走进社区开展禁毒宣传。首日在中山街道设立固定宣传点,鲜红标语迎风招展,队员们发放手册、结合案例向中老年人与青少年细致讲解毒品种类、伪装形式及危害,互动问答间气氛热烈。次日,队员们深入居民小区走访,亲手递送宣传资料、耐心解答疑问,尤其向有青少年或老年人的家庭强调家庭防毒“第一道防线” 的重要作用。此次宣传累计发放资料五百余份,解答咨询数百人次,有效提升了居民识毒防毒能力,让 “珍爱生命,远离毒品” 的氛围在社区悄然弥漫。
从理论学习到一线调研,从科技研学至社区实践,“E路禁毒”实践队的暑期“三下乡”活动层层深入。队员们不仅在实践中深化了禁毒认知,更将知识转化为宣传行动力,以青春之名践行“禁毒青力量,法治攻坚行” 的使命担当,为禁毒事业注入了蓬勃的青春活力。(文/张家玮 何涛 图/何涛)
